年內增長182% A股國企并購重組活躍度驟增
在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及《關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改革的意見》的催動下,今年以來,A股市場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活躍度明顯提升。
《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統計得知,以首次公告日作為統計依據,剔除已失敗的,今年以來截至7月13日,A股市場涉及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包括央企國資控股、省屬國資控股、地市國資控股、其他國有)的并購案例合計849起,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約182%。其中,有25起涉及“重大資產收購/出讓/置換”,也較去年同期的12起實現倍增。
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國企混改中心負責人朱昌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當下,國有企業作為國家經濟的重要支柱,需要通過產業重組來提升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以更好地應對外部挑戰。同時,國內經濟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也需要國有企業發揮引領作用,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
從年內披露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購案例來看,記者梳理發現,一方面,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產業整合明顯提速;另一方面,在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也更加聚焦在“硬科技”方面。
從產業整合方面來看,今年2月份多家“兵裝系”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其間接控股股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兵器裝備集團”)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6月初,相關上市公司再次公告稱,其接到兵器裝備集團通知,兵器裝備集團收到國務院國資委通知,經國務院批準,對兵器裝備集團實施分立。其汽車業務分立為一家獨立央企,由國務院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國務院國資委按程序將分立后的兵器裝備集團股權作為出資注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有色金屬及能源行業,今年也頻現重大資產重組案例。比如,紫金礦業擬通過全資子公司紫金國際控股,以每股35元共計137.29億元收購藏格礦業24.82%的股份。云南銅業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大股東云銅集團持有的涼山礦業40%股權等。電投能源擬以國家電投集團內蒙古白音華煤電有限公司的股權與電投能源進行資產重組。
朱昌明表示,總的來看,今年國有企業的產業重組展現出了聚焦主責主業、資源整合力度大、市場化程度高、協同效應顯著等特點,且重組模式也在不斷創新。
再從“硬科技”領域來看,甘肅藍科石化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此前也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現金方式收購中國浦發持有的機械工業上海藍亞石化設備檢測所有限公司100%股權及中國空分工程有限公司51%股權。
“在培育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國有企業針對我國產業鏈薄弱環節,通過政策引導、市場化運作與科技創新的三重協同,以產業鏈整合強化科技創新自主可控能力,體現了其從‘規模擴張’向‘創新驅動’和‘價值創造’的戰略轉型。”朱昌明表明,隨著國有企業在“硬科技”領域并購重組力度不斷加大,我國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有望加速。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林盼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國有企業的重組整合將在引導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優勢領域合理布局方面落子,有效利用戰略性新興產業鏈條長、市場容量大的優勢,加快市場應用,推動新質生產力集群式融合發展,加速技術迭代和產業升級進程,促進產業發展上規模、提速度、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