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時評丨星級酒店集體擺攤,釋放了什么信號?
海報新聞評論員 劉瑞琪
最近,多地出現星級酒店擺地攤的情形,麗思卡爾頓的漢堡車開進天津街頭,靜安瑞吉酒店將滿載松餅和咖啡的餐車開進小區,開元酒店的大廚在夜市支起鹵味攤,讓人們在街頭巷尾就能品嘗到星級酒店和高端餐飲的美味。還有不少星級酒店將上百元的大菜拆成小份售賣,48元一個肘子、38元一斤小龍蝦,生意紅火,幾小時就售賣一空,供不應求。
除了線下擺攤,不少星級酒店還進行了數字化嘗試,鋪設線上消費渠道,如河南某五星酒店通過短視頻平臺售賣虎皮肘子,預售的銷售額就達2萬余元。酒店負責人稱,擺攤應該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星級酒店怎么一下子變得“接地氣”?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24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指出,縣域經濟規模和消費能力進一步提升正帶動餐飲市場加速下沉,大眾化平民消費餐飲成為市場主流選擇和發展方向。在星級酒店的地攤上,有著與酒店堂食一樣的新鮮衛生的食材,星級大廚掌勺的烹飪水準,更加親民的價格,貼合大眾消費習慣的品類,從經營模式上看,星級酒店已經從主打高端宴請的“等客上門”,到主動鋪設堂食、線上、擺攤等新零售渠道,覆蓋更廣的消費人群和多元化消費需求。
對于這種現象,有人議論說“五星級酒店擺攤自降身價”,是“集體彎腰”“最后的掙扎”。然而市場本就是動態變化的,將高品質產品面向大眾,酒店有了新的消費增量,消費者買得開心,有何不可?并且星級酒店深挖市場需求又及時響應的勇氣和行動值得鼓勵,是一次各方受益的積極探索,應該對這種“主動求變”多一些包容和尊重。
同時,當消費者愿意在地攤上購買38元一斤的小龍蝦時,購買的不僅是食物,更是對星級酒店“食品安全”“標準化服務”的認可。這種信任,還可能轉化為日后對酒店宴請、會議等高利潤業務的青睞。星級酒店通過攤位的形式,將“高端品質”送進可觸達的“生活圈”,將消費場景進行了有效延伸,這是一個行業在時代變革中主動撕掉標簽、重塑自我的勇氣,也是在消費分級的浪潮中,探索適者生存的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