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立春馬上來到,春節也即將來臨,又是一年新春至!一年之計在于春,在這個朝氣蓬勃的新時代里,半島網記者將拿起筆、背起相機、扛起攝像機,踏著春的腳步,走城鎮,訪民生,入鄉村,問民情,...
新春走基層|地鐵檢修工 每天夜行30000步,確保春節列車運行安全
半島記者 王麗平 高芳
1月24日,農歷大年三十晚8點半,李云龍和檢修二車間輪值四班的小伙伴們走上工位,開始一天的工作,他們要一直工作到初一凌晨3點半。
雖然過年期間乘坐地鐵的人數驟減,但李云龍絲毫不敢懈怠。對于他們來說,老百姓過年,他們過關。他們要仔細排查地鐵2號線25輛上線車輛的每一個微小隱患,確保春運期間地鐵的正常安全運行。
他有一雙電子眼,每天掃描上萬個螺絲釘
入夜,在位于合肥路上的青島地鐵遼陽東路車輛基地的檢修車間里,李云龍穿好深藍色工作服和勞保鞋,帶上安全帽,拿起手電筒,掛好禁止動車牌,開始日檢。
列車入庫之后,需要對列車進行一系列日檢工作,檢修工的任務就是要確保列車能以百分百安全的狀態,投入到第二天的運營中。
在檢修車間內,停放著一列列待檢的地鐵,來到其中一輛車輛旁,李云龍拿著手電筒對著車底側面的部件照了起來。記者發現車體下部有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零部件和螺絲,李云龍說一臺列車有上千個零部件,需要檢查螺栓緊固件有沒有松脫,別看只是一顆小小的螺栓,只要有一顆松動,就有可能釀成大事故。
從車頭檢查到車尾后,李云龍旋即鉆到了車底,開始對車底的零部件進行檢查,他打著電筒,眼睛盯著車底的零部件,一路仰面向前查看,不時聽聽空氣管路是否漏氣、查檢減震器是否漏油、車鉤是否松動等。
李云龍告訴記者,日檢一輛列車需要2個人,大約半個小時完成。他們要從車頭走到車尾,再走回來,車上要檢查司機室和車廂,檢查車門的膠條是否貼合等。然后還要沿列車兩側,從車輪是否擦傷,到類似“剎車片”的閘瓦是否磨損,都要仔細探查。
“一晚上要檢查上萬個螺絲釘。”李云龍說,這也練就了他一秒確定螺絲釘是否松動的技能,看螺絲釘就像掃描一樣,就像擁有電子眼一般。
每天步行30000步,曾經走到腿抽筋
李云龍要在昏暗的車底車側走上好幾個來回,大到各種箱體,小到每一顆螺絲,都要用手電筒照一照,拿手摸一摸,確保列車上的每一根防松線清晰可見無錯位,每一處緊固件安裝緊固,各個氣管無漏氣。此外,他們還要檢查車底,看看閘瓦有沒有損壞,有沒有裂紋。
檢查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反復的過程。李云龍一次次低頭、抬頭、彎腰,一遍遍確認各部件在標準范圍內。
檢查完車底、車側后,在確保車下無人的情況下,李云龍還要對地鐵車輛進行制動、牽引、照明等各大系統的一次檢驗,確保列車在第二天的正線運營中的正常工作。
李云龍說,目前地鐵2號線每天的上線車輛有25臺,一輛車有300米,一天至少要走25個300米,近10公里要走30000步。
“我們一晚走30000步,最開始時不適應,曾經走到腿抽筋。”李云龍說。由于安全需要,勞保鞋采用抗壓材質,一雙鞋有5斤重。記者穿上勞保鞋,每走一步走艱難,更何況李云龍要穿著他一晚走30000步。但現在李云龍早已習慣了勞保鞋的重量,每天穿著5斤重的靴子,穿梭在檢修車間內。
“一般檢查完就是凌晨3點,最開始很不適應,這個時候人特別困。”李云龍說,冬天的這個時候是一天中最冷的時候,凍得人打顫。
90后小伙第一年不能陪家人過年
李云龍是1993年出生,今年27歲,他算是這個班組里年齡最大的了,今年是他工作的第5年,但卻是第一年大年夜不能回家陪家人過年,他說大年三十晚上出門前,家人特地包了餃子,算是提前吃了年夜飯。
“雖然不能陪家人過除夕夜,但有這些列車陪著我,也不會感覺孤單。”李云龍說,還有20多位地鐵檢修工,大家一起跨年,也很有意義。
在檢查完最后一輛列車制動后,李云龍跟著出庫,此時已經是大年初一凌晨3點半,李云龍和他的工友們各自回家與親人團聚。
守護著每一列地鐵列車的安全。
- 全國鐵路今起實行新貨物列車運行圖
- 新春送暖護成長 “小海豚計劃”用愛與責任守護困境兒童七彩童年
- 完美收官!新春首展“開門紅” 2025山東春季國際車展全程火爆,客流量成交額均創新高,助推青島車市“熱啟動”
- 青島故事 | “夜行俠”,深夜護航有軌電車!檢修2萬米接觸網,確保安全行駛350.5萬公里
- 春風十里恰如它,澳柯瑪冰箱以科技美學煥新春日新居
- 時政眼|山東“新春三會”的深層邏輯
- 山海時評|膠州新春秧歌會:非遺傳承的生動實踐與文旅融合新契機
- 太平人壽青島分公司舉辦“非遺進太平”新春喜樂會
- “幸福長江路 歡樂中國年”2025年新春民間藝術表演活動圓滿落幕
- 人在他鄉——2025新春特別策劃·人物專訪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