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跨年之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加快蔓延的嚴重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方力量聯防聯控,八方資源緊急支援...
對入境人員逐一排查信息共享 偽報瞞報可追刑責
全球疫情快速蔓延形勢下,我國如何依法防控境外疫情輸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6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就國境衛生檢疫、郵輪疫情防控、航班停靠專區、近期入境情況等回應公眾關切。
入境偽報瞞報可追刑責
16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海關總署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境衛生檢疫工作 依法懲治妨害國境衛生檢疫違法犯罪的意見》,提出六類可能定罪入刑的妨害國境衛生檢疫行為。
海關總署政策法規司司長王軍說,一些入境人員懷著僥幸心理,采取各種手段拒絕申報,或者不如實申報健康狀況,不配合體溫監測;還有一些入境人員明知自己已經出現了發熱、干咳等染疫的癥狀,或者曾經去過疫情嚴重的地區,故意隱瞞發病情況和境外旅行史等。“甚至有人采取吃退燒藥等方式降低體溫,掩蓋發熱癥狀,在海關衛生檢疫環節蒙混過關,入境以后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導致與其密切接觸的人員被感染或者被隔離觀察,給公共衛生安全造成重大風險。”王軍說,依照刑法規定,結合剛剛出臺的意見,上述行為就可以“妨害國境衛生檢疫罪”定罪處罰。
全國邊檢機關信息共享
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3月11日以來,全國陸、海、空口岸的入境人員日均12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八成多。其中,乘國際航班入境的人員日均2萬人次。國家移民管理局邊防檢查管理司司長劉海濤說,入境人員從境外登機、起飛到入境等關鍵節點,其信息會有一個提前掌握和排查過程,有關結果將會作為口岸海關檢疫部門重點關注和處置的依據。全國邊檢機關會對每一名入境人員逐一、認真開展邊防檢查和詢問,查驗護照證件。同時,入境人員數據庫會根據有關機構共享的信息,對密切接觸者進行篩查,并向各地聯防聯控機制推送提示信息,實施有效管控。
歸國返回運輸閉環管理
從疫區歸國后,不少人員會返回家鄉。“根據客流狀況,靈活選配大中小型客車,保障運力充足,做到車等人,不能讓人等車,避免出現乘客滯留扎堆現象。”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副局長楊新宅說,采取“點對點、一站式”的運輸方式,將入境人員從入境口岸直接運送到目的地城市,做到運輸環節的閉環管理,切實避免與社會人員接觸帶來的疫情傳播風險。楊新宅還表示,在運輸過程中,提前規劃好行駛路線,“杜絕車輛在中途上下客”。
入境航班按風險分級防控
中國民航局日前發布第三版運輸航空公司、機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把航班風險劃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對于低風險航班,采取檢測體溫、機組佩戴醫用口罩等措施;對于中風險航班,采取合理客艙布局、減少人員流動、檢測體溫、機組佩戴醫用外科口罩等措施;對于高風險航班,采取盡量減少服務、分區管理旅客、旅客分散就座、在后三排預留應急事件處理隔離區等措施。
暫停大陸始發國際郵輪
隨著疫情蔓延,國際郵輪的防疫形勢也備受關注。楊新宅說,交通運輸部1月底就暫停了中國大陸港口始發的國際郵輪,涉及全球7家國際郵輪公司共10艘國際郵輪。目前,中日、中韓之間的客貨班輪客運業務也已暫停;要求對尚在營運的來華客班船建立日調度機制,嚴格控制客座率,并配合登記乘客信息。
按需適時安排包機撤僑
有人提出,我國是否會在一些疫情高風險地區包機撤僑?朱濤說,中國民航局已視情啟動了重大航空運輸保障機制,開行臨時班機或包機,目前共執行了13架次赴疫情嚴重國家的運輸任務。“其中,安排7架次臨時航班接回我中國公民1101人;執行援外專家組運輸任務1架次,運送專家9人,物資11.09噸;執行援外物資運輸任務5架次,運輸物資78.45噸。”朱濤說,下一步將根據實際需求適時安排此類飛行任務。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