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內關于孫東濤醫生的介紹
事發現場
行兇者(紅圈中)持鋼管進入房間
2月17日上午10時許,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北滿特鋼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孫東濤在出診過程中被一名男子用鈍器猛擊頭部,后經搶救無效死亡。這是繼“溫嶺殺醫案”后,又一起發生在耳鼻喉科的醫生被殺事件。
經當地公安機關調查,該案被確定為一起故意報復殺害醫生案件。患者齊某某曾在春節前因治療鼻部疾病而赴醫院就醫,后對北鋼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孫東濤治療結果不滿意,遂產生報復心理。案發時,齊某某手持一根長50厘米左右的鋼管,闖入該院耳鼻喉科門診室,連擊孫東濤頭部,隨后被趕來的公安民警抓獲。
◎事發
19歲高三學生持鋼管殺醫 18日,黑龍江省衛生行政部門向記者詳細介紹了齊齊哈爾“2·17”北鋼醫院醫務人員被殺案中患者齊某某的就診經過。
據黑龍江省衛計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患者齊某某1995年生人,是一名高三學生,于2014年1月16日赴北鋼醫院耳鼻喉科找到被害人孫東濤就醫,診斷結果為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炎。17日,患者齊某某在醫院接受了鼻內鏡下進行鼻中隔矯正手術,雙側鼻甲部分切除術。1月23日患者辦理出院,出院時患者自述并無感覺不適,也未提出異議。
黑龍江省衛計委醫政處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孫東濤今年45歲,自從業以來,沒有患者對其醫德醫風問題的投訴。經過調閱相關病歷調查顯示,孫東濤對齊某某的診療過程并沒有發現存在不當之處。
據黑龍江省衛計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案發時孫東濤正在診室出診,診室內有兩名實習醫生和一名患者。孫東濤背對著診室門口。犯罪嫌疑人齊某某手持長50厘米左右的鐵管沖進屋內后,直接敲打孫東濤頭部。現場目擊者稱,孫東濤當時沒有來得及出聲就倒在血泊中。隨后,齊某某又對倒下的孫東濤繼續擊打多次后被趕來的警務人員制止。孫東濤在搶救兩個小時后,因傷情過重去世。
目前,黑龍江省衛計委及齊齊哈爾當地衛生行政機構已開展善后處置工作,對死者家屬以及醫院醫務人員進行慰問和安撫工作。醫院已恢復日常診療秩序。黑龍江省衛計委要求各級各類醫院開展平安醫院專項行動,要求醫務人員和醫療機構密切注意行醫安全。
◎追問
“病鼻子”為何易惹傷醫案? 近年來,我國多地發生患者傷害醫務人員事件。包括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王浩被殺案件、浙江省溫嶺市第一人民醫院殺醫案等。其中,包括此次發生的齊齊哈爾殺醫案件在內,一些傷醫案件發生在耳鼻喉科科室,引起公眾關注。
對于耳鼻喉科成為“高危科室”,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徐平分析指出,首先是鼻部的敏感性。與其他部位相比,人的面部神經敏感而發達,稍有不適影響顯著,對日常生活構成困擾的同時容易引起患者情緒變化;其二是患者以青壯年男性居多,20歲至30歲男性患者群體更易沖動,客觀上增添了危險因素;其三是在實踐中,許多患者手術后鼻腔狀況良好,通過儀器進行第三方檢測也認定沒有問題,但患者仍然表示“鼻子不通氣”,這也為醫學的發展提出了新課題。
“面部系統神經敏感而發達,鼻腔類疾病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稍有不適,患者就會懷疑是不是醫生的診療出現問題。”哈爾濱一家三級甲等醫院耳鼻喉科的一位主任醫師告訴記者,被患者找上門來是常有的事情。這時,醫生往往需要通過檢測來認定患者鼻腔有無問題。大部分患者的檢測結果正常,但一些患者仍然說自己喘不上來氣兒。“我們只好給患者做理療。一些患者理療一次就說好了。這種情況不排除心理因素干擾。”
“在國外,耳鼻喉科的重要性可以排在所有科室里面的前三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李慧軍認為,在我國,一些醫院將耳鼻喉科作為小科室管理。無論是醫院管理層還是醫務人員,甚至是患者,會出現“耳鼻喉疾病遠遠不如心臟疾病嚴重”的認識誤區。這種情況一方面會導致醫院在醫生人才培養方面難以形成良好的梯隊建設,不利于優秀醫務人員的成長。另一方面,患者一旦診療情況并不如預期,心理會產生落差,認為這種“小病”也會出問題,醫患間容易產生隔閡。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劉鳴認為,一些病癥目前在醫學界仍在研究,尚無定論。然而部分患者不當甚至錯誤使用網絡醫療信息,在沒有進行復診的情況下,直接將自己的身體情況對照網絡醫療信息顯示的病癥特點“對號入座”。實踐中,一些患者被誤導情緒低落甚至崩潰,直接質問醫生的案例也屢見不鮮。
◎辦法
醫生和行兇患者間亟需“防火墻” “盡管法律能夠懲治殺害醫生的兇手,但我們仍然需要更加有效的保護措施。”中國醫師協會黑龍江省耳鼻喉科專業委員會的一位委員告訴記者,“一命抵一命”并不能彌補醫務人員心靈的創傷,殺醫事件仍在發生,一線臨床醫生希望能夠獲得更有效的保護。
“解決的關鍵仍在于繼續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進程。”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李慧軍認為,推進醫改是標本兼治的根本方式。公平合理有效的制度設計能夠最大限度保證群眾的就醫需求,同時也能夠給予醫院、醫務人員應有的地位和尊嚴。
“比如通過分級診療制度,能夠將患者根據病情輕重合理分流。”中國醫師協會黑龍江省耳鼻喉科專業委員會成員、哈爾濱兒童醫院聽力障礙診治科主任云中燕表示,患者獲得合理分流,有助于醫生能有更充分的時間和精力與醫患溝通,能夠最大限度緩和醫患間的緊張關系。與此同時,提高公眾對健康教育知識的知曉率,正確認識、對待疾病,也能夠為促進醫患關系和諧發揮積極作用。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劉鳴認為,醫學是一門實踐科學,也是一門“遺憾科學”。希望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讓更多的人理解醫學并不是萬能的,存在諸多未知性和風險。患者應該盡可能地了解醫學常識,尊重生命,理解醫生,建立互信。據新華社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林永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