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夏天,都有大量游客涌向日照海濱。
“我們這行太難做,外地組團社、本地地接社、酒店、景點……都要靠我們
地接導游養活,所有的指責和矛盾也都針對我們。”日照某旅行社地接導游劉云提起自己的工作連聲嘆息。好在“十一”過去了 ,她可以開始自己漫長的休假,在忐忑中迎接下一年旅游旺季“黃金40天”的折磨。10月13日,劉云向本報記者講述了行業內的一些令她難以承受的“內幕”,坦言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讓她身心俱疲。
國慶7天,一個旅行團也沒接到 剛剛過去的黃金周7天,劉云一個旅行團也沒有接到,而去年她接了3個團。
“旅行團的數量減少很多,我估計比去年能少1/3。”劉云認為主要原因是企事業單位團的大量減少。前年和去年,一到“七一”“八一”“十一”,大量的單位團根本接不過來,而且這些團都是有購買力、肯消費的優質團。今年“十一”劉云所在的旅行社總共接了3個團,而且都是沒有消費力的散拼團,十幾個導游根本吃不飽。
提起實施了一周年的《旅游法》,劉云更是苦笑不得。她和眾多同行曾經對其充滿了期待,可是一年下來,說好的“打擊零負地接”呢?以日照為例,劉云的直接感受是“零負地接”愈演愈烈。“以前多是河北、河南、山西的團,今年已經擴大到江蘇、安徽等省,省內的菏澤、泰安等地市也基本是‘負地接’,導游不僅拿不到報酬 ,還要拿錢向外地組團社‘買’游客。”
旅行團是從外地旅行社“買”來的 劉云所說的“買”游客,就是我們常說的“負地接”,日照的地接旅行社為外地旅行團提供導游服務不但不收取費用,還要給對方錢。今年“買”一個游客的價錢是90元左右,一個50人的旅行團劉云要從他們手里收上來4500元才能保證此行不賠本。這90元中有40元是要給外地組團社的,另有50元是給漁家的住宿。如果想要盈利,她還要再加把勁。
“外地旅行社組團的時候,收的團費極低,150元就可以組起‘青日四日游’的團。”所謂“四日游”并不太準確,這些團一般夜里出發,第二天早晨到日照,晚上住漁家,第三天到青島玩一天,夜里從青島返回,不含任何收費景點,“四日游”其實包括在路上的兩日。這150元包括來回路費、一晚的住宿和兩早、兩正共四頓飯。
150元甚至不夠來回的路費,在日照的吃住地接社也不出錢,所以只能由導游埋單。當然,導游也不會做賠本的買賣,只能通過其他渠道從游客手里摳錢。“現在的游客對購物非常敏感,有強烈的抵觸情緒。因此我們只能增加收費景點,一般就是三樣:坐游艇、出海捕魚、參觀海戰館,打包價200元。”劉云說,收上來的200元,40元給組團社、50元管漁家吃住 、三個景點的門票六七十元,剩下40來塊錢大部分給旅行社了,最后到自己手里的微乎其微。
游客想自己玩?得交“脫團費” 地接導游接了團后,第一站就把游客拉到燈塔游玩,再上車之后,導游就開始苦口婆心地收費了。導游一般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先給游客算一筆“明白賬”,“你們交的團費連來回路費都不夠,大家在日照的吃穿錢誰出?導游出的,這錢應該交嗎?”游客一算就明白,所以一般大部分都會交錢。
劉云說,游客現在越來越聰明了,來日照之前他們會提前在網上查詢相關情況,在網上訂景點和住宿的票。“我們收費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拆臺,說他們自己定的如何如何便宜,對這種游客,我們就一條——不搭理。”還有的游客坐大巴到了日照就要自己去玩,地接導游不會讓他們溜掉的,“你走了,我找誰要錢去?”于是一個神奇的詞就產生了——“脫團費”。就是說,游客不用導游服務了,還要給導游錢,一般是100元~150元。
“說句良心話,200塊錢坐游艇、捕魚再加上海戰館,這個價錢其實是比較劃算的。只是我們用了一種不太合理的方式來收取。”劉云搖著頭說。
壓價,行業無處不在的壓價 為什么會形成今天這種局面,劉云說這個產業鏈條上的所有人都在拼命壓價,都在搞惡性競爭。
外地組團社收取150元甚至更低的組團費,這簡直算是睜眼說瞎話,這樣的團怎么可能掙錢,但為了爭取客源,組團社還在拼命地往下壓。“我接觸過一個團,你猜是怎么組織起來的。村里大喇叭一喊:為了方便村民,村委特地聯系某旅行社拉大家去青島日照四日游。村里一人補貼200元,個人只要掏130元就能去,管吃又管住。”其實村里根本沒有補貼,她還接觸到一個極低的團,每人團費只收90多元,簡直喪心病狂。
日照當地的眾多旅行社也在拼命地壓價競爭。“你不接沒關系,有別的旅行社接,旅行社不能不吃飯,還有那么多導游呢。于是,你‘負70元’敢接,我‘負80元’就敢接。”這種惡性競爭又傳導至旅行社內部,僧多粥少,導游之間自然也要競價,你“負80元”能接,他就敢“負85元”接。旅行社也靠導游創收,所以自然是價高者得。劉云表示,地接這個行業的幾乎所有從業者都承受著這種壓價和惡性競爭的折磨。
劉云告訴記者,日照也有一些像凱萊這樣比較大的旅行社專心做優質團,不搞零負地接。作為行業內的堅守者,做得也并不容易。
呼吁相關部門呵護一下地接社 “組團社太囂張了,完全不把地接社放在眼里。這也是為什么地接這么難做、價格壓這么低的原因 。”劉云說,有些外地社到了日照,不找地接,直接自己帶著玩。
另外,景區對本地旅行社也基本沒有另眼相看 。“河南來的導游從一些景區拿票的價格,跟我們拿票的價格一樣。我們的底價他們全知道,因此我們才這么無奈,幫他們帶團還要給他們送錢。”劉云呼吁相關部門能保護地接社,尤其是導游的利益。
導游已經不是一個美好的職業,之前還有許多年輕人趨之若鶩,而現在整個導游行業很少有年輕人,一般都是生過孩子的,“做導游的壓力太大了,要養活組團社、地接社、酒店、景點,還要承受游客的指責,幾乎所有矛盾的指向都是導游。年輕人根本玩不起。而且一年就干兩三個月,強度非常大,社保等各項保障非常弱。前兩年,一個旅游旺季收入兩三萬是比較正常的,現在倆月能收入1萬算不錯的了。”
劉云從做導游之初經歷過兩三年的美好時光,可是現在這個行業如此之亂,而她也是這一亂象的一部分,這讓她很痛心。“咱們日照這么好的地方,藍天、碧海、金沙灘,希望旅游業能夠好起來,給所有來旅游的人留下個好印象。”記者看到劉云眼角已濕潤。(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人物為化名)
■鏈接
網上訂票革了誰的命? “去哪兒網”上輕輕一點,2分鐘時間不到,一張五蓮山風景區的門票便被買下,58元的價格比原價便宜了20元。近年來,網上訂票日益普及,景區門票 、酒店都可以便宜地訂到,這讓一些靠差價為生的旅行社非常煎熬。
記者了解到,現在網上訂票網站非常多,像攜程網、去哪兒網都是用得比較多的。以去哪兒網為例,五蓮山原價78元的門票只要58元,劉家灣原價50元的門票只要35元。酒店訂房的價格也非常便宜,尤其現在時興的團購網站,如窩窩團、美團等,折扣也都比較大。
這讓一些以散客為主的旅行社壓力非常大。這些旅行社之前的一塊重要業務就是幫訂酒店 、幫買門票,訂一家酒店賺個三五十元差價不成問題。而現在游客都可以方便地通過網絡購買,而且價格跟旅行社拿到的價格差不多。吃住不找旅行社了,旅行社最后的收入可能就是導服費用。然而現在很多景區都有自己的導游,一般不到100元就可以雇到。
采訪中某旅行社的老總呼吁,希望景區能夠保證旅行社的利益。但是他本人也知道這是行業大趨勢,已經很難改變,必然遭受自助旅游的蠶食,線下業務嚴重萎縮。 文/圖 記者 從春龍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