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幾塊太陽能板,再加上要來的廢電瓶 ,自己用電焊焊鐵架,再配上定時器控制……一臺每天可跟隨太陽轉動的太陽能發電設備就這樣誕生了。1月16日上午,城市信報/信網記者在位于重慶路上的南渠貨運市場見到了這套發電設備 。據設備主人李家正介紹,整套設備發電可供自己辦公室三臺電腦、飲水機、傳真機等使用,長期使用的話,電費成本每度可低至0.1元。
太陽能板每天12小時自動追蹤太陽 1月16日上午,在位于重慶路上的南渠貨運市場內,一家名為鑫銀通物流公司的房頂上,不少人正在圍觀一套神奇的設備。
整個設備由三大部分組成,分別是8塊太陽能板 、鐵架底座一個,以及兩個電動機等。據設備主人李家正告訴記者,這套太陽能發電設備是自己琢磨出來的,最大的特點是可以每天跟隨太陽轉動調整太陽能板角度,保持陽光直射,發揮最大的發電效率。
“每天上午6:00開始,每隔半小時,電動機就工作0.5秒,帶動角度微調,一直持續到下午6:00。”李家正說,“太陽落山后,設備會自動調整成與地面平行的姿態,這樣可以最大程度減小受風面積,避免被風吹走。”
那么如何實現設備追蹤太陽腳步呢?李家正揭秘,道理其實很簡單,自己拿學校常用打鈴定時器改成線路開關,又在網上買了個程序模塊組合到一起。“通過定時器,每半小時通電工作,程序模塊帶動電動機工作0.5秒,再通過2~3個齒輪工作,實現角度調整。”李家正說。話雖說得容易,但李家正也坦承,在具體角度調整和電動機工作時間上,先后嘗試了數十次才找到現在這個比較完善的搭配。
淘來廢電瓶等設備搭建 這樣一套太陽能發電設備,造價如何?又能帶來什么益處?
據李家正介紹,整套設備大約花了四五千元,九成是買太陽能板的費用,其他都是自己淘來的二手貨。
“太陽能板是先后分批次湊齊的8塊,早年買的貴,50瓦的需要600元,100瓦需要1000元。現在100瓦的板只要450元就可以買到。”李家正說。
除了這些,李家正從朋友修理廠免費淘來兩個玻璃升降電動機、軸承、廢電瓶等設備 ,又在網上買了定時器和程序模塊。“用電動機做調整動力,廢電瓶用來儲備太陽能發電,這樣晚上也可以用。軸承鐵架都是自己動手焊。每天搗鼓一會兒,用了兩個月搭起來。”
發電成本最低可降至每度0.1元 據介紹,整套發電設備功率是600瓦,目前在天氣良好的情況下,完全能夠供應李家正辦公室里的3臺電腦和1臺飲水機、傳真機等設備工作。沒陽光的話,也可以通過蓄電池保持用電四五小時。
在電費方面,李家正算了筆賬,以太陽能板一般可使用20年來算,長期算下來太陽能發電每度成本僅為0.1元。與此形成對比的,自己所在貨運市場采用工業電價,每度需要1.5元,相差15倍 。“不過,用的時間越長越劃算,前幾年也就只能在電費上感覺會有些下降。”李家正說。
現在,李家正在貨運市場已經成為一個名人,不少人都慕名來看他的發電設備,也有朋友打算讓他給自己弄個同樣的設備。而李家正則計劃著下一步再增加太陽能板和蓄電池,讓自己辦公室徹底使用綠色能源。
先例 青島小伙自給自足,多余電量賣給國家 像李家正這樣嘗試利用光伏發電的人并不在少數。早在2012年12月21日,位于青島市市北區夾嶺溝小區一棟居民樓的頂上,9塊太陽能板就引起了全國的轟動。這里是一處光伏發電的項目,也是國內首個并入國網的居民用戶分布式光伏電源,所有者是徐鵬飛。
據了解,9塊光伏發電板分兩排被傾斜固定在水泥樁基上,裝機總容量2千瓦,發電板發出的直流電通過一根電纜進入掛在墻上的逆變器,并被轉換為交流電,然后通過電線進入徐家的2塊電表,分別計量用戶使用電量及光伏發電量。除供應徐家自用之外,富余電力賣給青島電網。
據徐鵬飛介紹,一般夏天的日發電量能有10度到12度,冬天的發電量相對較少,只能夠發電5度左右,可以滿足一些基本電器的需求。在2013年7月份,徐鵬飛在青島供電公司領到400.87元的費用,是他的小電站項目帶來的首筆收益。通過樓道里設置的電表,他能夠隨時掌握發電量。在他的手機上,有近三年的發電記錄,從2012年年底至2015年年中,已經陸續發電6720度,銷售給國家電網的電量達到4691度。
對于清潔能源發電項目,國家一直甚是關注,從國家到省都推出扶持政策。記者從山東省物價局發布的相關通知了解到,2013~2015年并網發電的光伏電站上網電價確定為每千瓦時1.2元(含稅)。而國家發改委之前將山東列為第三大類區域,確定的光伏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1元。高出國家標桿電價部分由省級部門承擔。這也就意味著在國家發改委確定的1元/千瓦時的基礎上,山東省將對光伏上網電價提供額外0.2元的補貼。
2013年10月底 ,山東省發改委內部下發了《關于上報2013年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及2014年實施方案的通知》,以支持分布式光伏產業的發展。省發改委有關人士表示,8月底 ,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分布式光伏電價的補貼標準0.42元/千瓦時。山東省分布式光伏的補貼標準,將在0.42元/千瓦時的基礎上有所提高,再給予每千瓦時0.05元的補貼。
提醒 想建光伏電站,先撥打95598咨詢 據國家電網客服人員介紹,市民如想建設光伏電站,應先撥打95598咨詢,然后去就近的供電營業廳申請辦理。自己在家里發電的可帶身份證、戶口本、房產證等材料辦理,如果占用的是公共面積,需要提供其他業主、物業、居委會的同意證明。
提供申請后,供電企業會派人到現場勘察,出具一個接受方案,市民根據方案來設計,購買有資質單位的太陽能發電板 、逆變器、支架、線纜等,進行安裝,然后供電企業來審核。審核通過后,供電企業會派人安裝計量裝置、簽并網合同,進行并網調試。
據介紹,國家電網公司承諾整個流程在45個工作日內完成。從投運的部分家庭光伏電站來看,供電企業一般能在45天內完成服務流程。北京順義如海的家庭光伏電站從申請到并網只用了35個工作日,山東青島徐鵬飛用了30個工作日,北京順義徐曉東只用了不到20個工作日,安徽合肥孔慶斌僅用了17個工作日。
安裝 須征得物業和所有鄰居同意 那么對于市民來說,買來光伏發電的組件就可以安裝了嗎?答案是否定的。至少要征得小區物業的同意(書面許可)。
考慮到一般在光照條件最好的屋頂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屋頂屬于公共面積。如果市民并非獨棟房屋,還必須征得所有可能受到影響的鄰居的同意。
據徐鵬飛介紹,他的光伏設備準備安裝在所住樓房的樓頂,因此根據要求,提供其所在單元所有鄰居的書面簽字證明,以及小區物業、業主委員會同意的證明,居委會還要蓋章。光找20戶業主簽字,就花費了3周時間。
假如市民恰恰就住在樓層的頂層,還須征得鄰居同意嗎?北京順義東方太陽城小區的徐曉東就遇到了這種情況。他住一幢四層小樓的上面兩層。因為在頂層安裝太陽能電池板,最終,他還是先征得了一、二層鄰居和物業的同意。
在獲得鄰居和物業的書面許可后,家庭光伏電站戶就可以開始安裝了。但因為目前尚無專業的安裝公司,所以一切必須自己動手。這對光伏從業人員或光伏發燒友來說或許只是耗費時間的問題,但對于剛入行的市民來說,這一步可能極為困難。
文/圖 城市信報/信網記者 王琦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