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8月1日開始,在弄海園小區前,每天早上不到7時,周圍的環衛工人就陸陸續續來到這里,享用熱乎的免費早餐,然后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去。原來,一個叫劉鵬的80后小伙子自費在這里為環衛工人提供愛心早餐一個月,持續至8月30日。“我是一名退伍軍人,想著八一節做點事兒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意。”8月11日,采訪中,劉鵬靦腆地說道,“環衛工人夏天工作辛苦,就是想讓他們吃飽吃暖。”
自費提供一個月愛心早餐 早上6點半左右,在弄海園小區前,十張桌子已經依序擺開。三種餡料葷素搭配的包子、熱騰騰的粥、茶葉蛋,外加一盤咸菜,或許并沒有太多的花樣,但是對于不少前來就餐的環衛工人來說,這樣一頓熱乎的早餐已經讓他們很知足。
正在忙著盛粥的是一名年輕人,他就是愛心早餐的發起人——劉鵬。出生于1989年的劉鵬,是一名退伍軍人。“我是17歲當兵,在部隊鍛煉了5年。”劉鵬告訴記者,雖然自己已經脫下了軍裝,但是在八一建軍節他還是想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意。
說起環衛工人這個群體,劉鵬說,之前,他曾看到有環衛工人啃饅頭就著咸菜湊合吃飯,這讓他很受觸動。于是,從找場地、準備桌椅、列出早餐食譜,到提前通知附近的環衛工人,劉鵬帶著兩個年輕人籌劃了大約兩個月的時間。
“他們每天干活這么辛苦,卻不舍得好好吃一頓飯。我能做的,或許提供不了營養那么全面的早飯,但是能讓他們多睡一會,節省做飯的時間,讓他們吃飽吃暖,有力氣開始一天的工作,我也就知足了。”劉鵬說,早餐將連續免費提供一個月,至8月30日。
自己十點才能吃上早飯 早上5時,當大多數人還沉浸在睡夢中,劉鵬的鬧鐘已經準時響起,還睜著惺忪的睡眼,劉鵬就開始起床忙碌。30多分鐘后,劉鵬接上兩個幫忙的小伙伴,驅車16公里左右,從西部直奔東部弄海園小區。大約6時30分,他們到達目的地,開始擺桌椅,上早飯。
“一般7點多,他們就能吃完飯,我們開始收拾桌椅,打掃衛生,忙活完差不多7點半。”劉鵬告訴記者,這個時候如果有剩下的包子,他們幾個就能吃上早飯了。“不過,每天七十多人來吃早飯,剩下的就一兩次,基本都沒有剩下的。”劉鵬笑著說道,而因為這個時間點回家,路上比較擁堵,等他到家吃上早飯的時候已經快10點了。
環衛工人自覺收拾餐桌 盡管這一段時間的來回奔波,對于經營一家公司的劉鵬來說,經受著身體上和精神上的雙重考驗。“經常晚上忙到半夜一點鐘,但是第二天還是必須5點起床。”雖然只有短短幾個小時的睡眠,但是在每天早餐點發生的一些暖心事兒讓劉鵬有了更多堅持下去的動力。
“第一天的時候,旁邊一個拾荒的老人就注意到了我們。開始他可能只是好奇,我就招呼他過來吃飯。后來,每天早上我們到的時候,老人就等在那里,幫著一起我們擺桌椅。”劉鵬告訴記者,現在,每天早飯后,很多環衛工人都會默默幫著收拾桌子,打掃衛生。
在與環衛工人的接觸中,劉鵬越來越覺得自己選擇做這件事兒是對的。“前兩天,一個大叔告訴我說,他不會上網,也不會發信息,但是想讓我幫忙給孩子報個平安。”劉鵬看著眼前這張滿是皺紋的臉,心頭一酸,拿出手機,按老人的意思,給他的孩子發了一條信息。
截止發稿,劉鵬的愛心早餐已經持續了半個多月的時間,讓劉鵬感到更欣慰的是,身邊一些認識的或不認識的愛心人士也慢慢加入到隊伍中來。如今,劉鵬心里琢磨的是如何讓早餐的內容更豐富一些,比如加上八寶粥,讓環衛工人們在吃飽吃暖的同時,吃得更有營養一些。
通訊員 孫培格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王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