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眼科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山東省眼科醫院院長史偉云
文/圖 半島特派記者 李曉哲徐杰
醫療是老百姓最關注的民生領域之一。在此次全國兩會上來自醫療領域的代表委員紛紛談了自己的觀點看法。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眼科研究所所長、黨委書記,山東省眼科醫院院長史偉云在談到醫改、醫養結合時就認為,醫生資源要保護和合理利用。他還透露,青島眼科醫院紅島分院將于今年8月交付使用,將聚集國內最先進的眼科設備。
■談工傷防護和教育
工傷防護教育應從娃娃抓起 史偉云代表在小組發言時,提到了煙花爆竹傷人情況的改善。“煙花爆竹傷人年年有,每年大年三十我們都要派很多大夫嚴防死守,并且以前都是病號一個接一個。”而今年出現了大反轉,濟南全面禁放煙花爆竹之后,沒有出現一例因為燃放煙花爆竹而傷及眼睛的,“一個都沒有。”他說,今年他們院總共收了12個左右因為燃放煙花爆竹炸傷眼睛的,都是濟南地區之外的人。“究其原因,一是小孩喜歡把鞭炮放在瓶子里,點不著去看又突然爆炸了;還有的是因點燃了劣質煙花爆竹。”他說這種情況以前非常普遍,現在少了,這說明社會越來越文明了。而現象并沒有杜絕,這也說明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放煙花爆竹的時候戴防護鏡,就能大大降低受傷概率。”
跟燃放煙花爆竹一樣,另一個眼外傷高發領域是職業外傷。史偉云說,因為山東省小化工、小企業比較多,職業外傷也就比較多。希望各級政府對勞動外傷予以足夠的注重,建議列入政府規劃進行防御,比如一個企業只有做好職業防護才能允許其開工。這對扶貧工作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措施。
職業外傷是比較普遍且關注度比較高的話題。而如何盡最大可能去避免呢?對此,史偉云說這需要從小學就開始做起。“我在外國也居住過,房東老太太去釘一顆釘子,不是先去找錘子、釘子,而是先去找防護的眼鏡,再去釘釘子。這就是他們從小得到的教育,要釘釘子先要做好防護措施。而現在我們絕大多數家庭別說防護措施,甚至連防護的設備都沒有。”
而如果防護措施做得不到位,往往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史偉云曾接觸過一個病例,新婚之前要把結婚照釘起來,結果不小心釘子一下子崩到眼睛里,一只眼睛就瞎掉了,第二天婚都沒結成。
這是一個關乎全社會的安全教育問題。“醫療機構希望能配合教育等政府部門做好安全教育、制度建設等方面的工作。”
■談醫療和醫改
讓醫改來解放醫生生產力 這次報告談了很多關于醫療、健康方面的問題。史偉云說,由于報告的篇幅限制,不可能有大塊的內容闡述醫療和健康的關系,而這是需要系統解決的問題。
對于醫改,他認為醫療的主體是醫生,也應該是改革的主體。“醫改是一個很難的課題,但難也應該改。我認為,醫改最主要的是要解決如何解放醫生的生產力問題。”他說,醫生是所有醫療政策、醫療手段的最終實施者,而目前醫生的待遇、負擔、責任等問題都有待得到進一步解決。“現在很多人來找醫生看病,還是說:醫生你給我把病看好,看好了給多少錢都行。還是這種觀念,把看病當成買賣來看,這肯定是不對的。”
還有他認為社會辦醫也存在一些問題。“醫院分盈利性和非盈利性,所謂盈利性就是掙錢的,現在很多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領域,社會資本進入越多,盈利性醫院越多,看病價格越高。”
記者問:但是要是沒有社會資本進入,單純靠政府投入是否會造成醫療資源的短缺,老百姓是否就不會得到好的醫療服務?
“這就需要對社會資本、私人醫院進行引導和規范,讓醫療充分發揮其公益性特質。這些都是比較深的課題,一兩句話說不清楚。但是解決這個矛盾非常重要。”他說,現在醫療環境比較復雜,醫院醫務人員短缺;什么病都去找院長、名醫,肯定忙不過來;他們也沒有時間培養可以接班的人才,“院長倒下了這個醫院就關門嗎?這些肯定是不對的。”種種矛盾,需要破題。
■談大健康產業
建養老院和醫院協調機制 醫養結合也是熱點話題之一。對此,史偉云說,人老了喜歡養生,養生的同時肯定要伴隨治病。因此有些養老機構就開始策劃辦醫院,但他們很多都不夠專業;而現在有些醫院也在辦養老院,這也帶來一些問題。比如養老機構要辦醫院,人才去哪里找?勢必要花高價到醫院去挖人,那醫院的人才就少了,醫生的資源就那些,挖來挖去很容易就亂了。
“應該成立一個協調機構進行協調。”他建議建立一個很好的中間協調機構,政府應該從中起到協調作用。這個中間機構需要做的是,在養老院與醫院形成一個中間協調機制,協調他們之間如何對應,老人出現問題如何調度,如何利潤分成。
在談到青島眼科醫院紅島分院時,史偉云表示,“肯定有國際最好的設備。”他說,該院8月份就會交鑰匙,預計設300張床,集醫教研于一體,包括研發藥品和醫療器械等。
[編輯: 張珍珍]
相關專題:
2018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