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廢棄物壓制而成的"秸稈煤"。
本報訊(記者 遲海雯 通訊員 張詠梅) 近日,記者在諸城市宏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一種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這種燃料粗度在6~8公分,形狀和椅子腿相似,質地較硬,是利用玉米、小麥秸稈等農業廢棄物壓制而成的,有人稱它為“秸稈煤”。
記者了解到,諸城市已由宏大新能源公司投資500多萬元,在枳溝、舜王、辛興等鎮街建成了4處秸稈加工基地,現有生產場地40畝,每小時可消化農作物秸稈8噸,年生產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2萬多噸,主要為三工橡膠等3家企業提供工業鍋爐用燃料。與煤相比,秸稈固化燃料升溫更快,每噸熱值達3800~4200大卡,噸汽生產成本可降低30~40元,而且降低了廢氣排放,減少了環境污染。同時,收購農作物秸稈,畝可增加農民收入60多元,受到農民群眾歡迎。目前,宏大新能源公司已收購玉米秸、麥秸、煙秸、花生殼等農作物秸稈4萬多噸,生產生物質成型燃料2.2萬噸,替代鍋爐用煤1.6萬噸。
據諸城市農業局分管生態能源的負責人王樹松介紹,諸城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53.9萬畝,其中糧食、花生、大豆、黃煙、棉花等各類農作物秸稈年產量約110萬噸,可能源化利用的秸稈量約為45萬噸,折合約22萬噸標準煤。用農作物秸稈加工而成的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其燃燒方式、物理形態與煤相近,所含熱量與中質煙煤相當,燃燒充分,二氧化碳零排放,燃燒尾氣中所含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塵都大大低于煤。目前,諸城市已將生物質能源開發作為實施386環保行動的重要舉措,下步要加大開發利用力度,使生物質成型燃料這把火越燒越旺,使農作物秸稈變廢為寶,實現節能減排。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林永麗]
本文地址:http://zhucheng.bandao.cn/news.asp?id=243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