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青島故事丨這個五一,西海岸來了一群“熱血英雄”!七旬隊長15年教會30萬人急救

2025-05-03 09:22 大眾新聞·半島新聞閱讀 (6630) 掃描到手機

5月1日上午,西海岸新區新城吾悅廣場上,一群志愿者正跪在模擬人偶旁,手把手教市民按壓胸口。人群中,70歲的仇兆強時而俯身糾正動作,時而強調急救細節,胸前“熱血英雄”的徽章在陽光下微微發亮。他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站在急救培訓現場。但今天的意義不同尋常:他創辦的青島熱血英雄救助志愿服務隊,終于也在西海岸扎下了根。回望這位七旬公益老人的人生旅程,17年獻血7萬毫升,15年教會30萬人急救,至今仍在用行動詮釋著“生命至上”。

青島熱血英雄救助志愿服務隊仇兆強隊長急救教學的現場

17年累計獻血近7萬毫升

5月1日的成立儀式上,心肺復蘇實操區圍滿市民。一位母親帶著孩子練習胸外按壓時感慨:“以前覺得急救是醫生的事,今天才知道普通人也能救命。”這正是70歲的“熱血英雄”仇兆強堅持的理念:“急救技能應是全民必修課,社會安全需要每個人參與。”

仇兆強搬運假人

“熱血英雄”從何而來?“我們隊伍的前身是青島市無償獻血紅十字志愿者總隊。”熱血英雄隊長仇兆強告訴記者,在開展急救培訓之前,他是“從業”17年后,不得不“退休”的一名無償獻血者。“1997年10月1日,那年我34歲,第一次踏上采血車,原因想是以無償獻血的方式紀念香港回歸。”他說,未曾料到這個決定將改變他的人生軌跡。“當時只覺得是件有意義的事,后來血站常聯系我,慢慢的,我也明白獻血對挽救生命有多重要。”仇兆強說。

此后的17年間,他累計獻血近7萬毫升,“相當于全身血液更換了15遍。”他說,2015年,年滿60歲的他因年齡限制不得不告別獻血車,又在血站工作人員的啟發下,開啟了人生下半場:“他們說,我還可以做志愿者。然后就帶著對‘志愿者能做什么’的困惑,加入了青島市無償獻血紅十字志愿者總隊。”不久后,他也推動了青島熱血英雄救助志愿服務隊在民政局正式注冊。

“當時很多人不了解獻血的意義。”仇兆強帶領團隊深入社區、農村、企業,用7000余名志愿者的足跡織就一張無償獻血宣傳網。這支隊伍覆蓋青島所有縣市區及大專院校,推動臨床用血供應量顯著提升。

“每年50萬人在醫院外突發心臟驟停,但會心肺復蘇的人太少。”告別獻血車后,仇兆強將目光投向急救培訓。他帶領團隊將急救培訓納入核心公益項目,15年間走進學校、社區……開展3000余場培訓,培訓人數近30萬。“在山東省第十屆殘運會、國際馬拉松賽事等大型活動現場,我們的團隊累計出動3000余名志愿者提供急救保障。”仇兆強說,兩個月前,他又創建一支“急救小教官”隊伍,將培訓對象延伸至小學三年級至初中三年級學生。“孩子們雖然力量不足,但能指導成年人施救。這是全國首支急救小教官隊伍。”他說,目前,這支隊伍已培養30名持證小教官,最小的學員僅幼兒園大班。

從“孤勇者”到“眾人同行”

“選擇在西海岸成立新大隊,源于一場持續的‘八年之約’。”仇兆強告訴記者,熱血英雄成立以來,常年免費開展急救科普,公益號召下,越來越多志愿者加入到隊伍當中,沒有工資,都是義務勞動。開展急救培訓時,除物料費外,不收取任何額外的費用,這些善舉逐漸被越來越多的愛心企業看到,海信就是其一。

仇兆強說,截至目前,已經為海信開展急救培訓8年了,“今年,我剛收到計劃報表,預計覆蓋3000人。”他說,西海岸新區面積大、需求多,成立本地隊伍能更好服務企業和居民。新大隊將依托吾悅廣場等合作場地開展常態化培訓,未來三年計劃年均培訓8000人。

活動現場,市民王先生展示手機里保存的培訓證書:“我的一個同事去年用AED為他人救回一命,現在人人都敢上手施救。”這樣的案例讓仇兆強欣慰,也讓他更堅定推廣AED使用的決心:“急救設備+全民技能,才能筑起生命防線。”

但是,他也明白,單靠熱情走不遠,公益需要可持續模式。基于此,仇兆強構建起包含企事業單位、高校、青少年的三大愛心聯盟。愛心企業提供場地與資金支持,500余名注冊志愿者與無數“編外力量”形成梯隊。

從盲道守護開啟助殘之路

在急救培訓之外,仇兆強帶領的志愿團隊還有一份特殊的牽掛。那是在2012年,一次街頭巡查讓團隊注意到了被損壞、占用的盲道。“當時我們就發起一個號召,號召市民拍下受損的盲道照片,我們收集整理后,提交給了市政部門。”仇兆強回憶,這場“盲道保衛戰”成為他們助殘事業的起點。2018年山東省第十屆殘運會在青島舉辦期間,3000多名志愿者歷時半年護航20余項賽事,與殘障運動員的深度接觸讓團隊意識到:“他們需要的不僅是便利設施,更是平等融入社會的機會。”

“四年前,有位萊西的視障人士要來市里看病,他預約了三家醫院,因為家人不方便同行,他又行動不便,就在網上找到了我們。”仇兆強隨即協調了萊西志愿者到其家中去接他,并將他送上長途車,并協調志愿者在汽車東站接力接洽,后續在三個醫院就診過程中,志愿者全程陪同,就診結束后,又將他按來時的流程送回家中。此次幫扶的經歷,也為他之后的助殘之路積累了經驗,“這種接觸既幫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也讓更多市民學會‘看見’他們的需求。”不久后,青島市無障礙環境促進會發出幫助視障群體從青返鄉的“春運幫幫忙”助盲行動,仇兆強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響應,帶領志愿者積極加入其中,“幫助殘障人士,其實一種‘雙向溫暖’,不僅能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我們也從中汲取能力。”

如今,每年春節前夕,或者各種節點,志愿者護送盲校學生和務工視障人士返鄉,在青島形成了獨特風景線。熱血英雄團隊也將無障礙理念融入急救培訓——假人道具特別標注盲文操作提示,活動現場永遠保留盲道通行區。“真正的無障礙,是讓每個人都能體面地互相照應。”仇兆強說。

每天4小時睡眠的公益長跑

清晨五點起床,深夜十二點入睡——70歲的仇兆強仍保持著高強度工作節奏。搬運培訓假人、協調活動場地、制定年度計劃……他笑稱自己是“全天候后勤部長”:“志愿者多為上班族,我退休了就該多擔待。”

兒子曾勸他頤養天年,卻被父親“我身體硬朗,多干活有益健康”的理由說服。而就在前不久的一次培訓活動籌備中,因活動體量較大,他一連搬運了70多個盲人道具,導致腰傷復發,但他仍堅持完成次日培訓:“多一場培訓,就可能多救一條命。”

站在西海岸大隊成立儀式的舞臺上,仇兆強望向臺下練習急救技能的市民,語氣堅定:“只要還能動,我就會繼續跑下去。希望更多人加入,讓每個生命都有被守護的機會。”

獻血車前的笑臉、急救課堂上的專注、賽事保障時的奔跑……這些碎片拼湊出一位古稀老人用熱血譜寫的公益之歌。這里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三十年如一日的細水長流。這位七旬老人用行動證明:熱血從未隨年齡冷卻,生命永遠因奉獻閃光。

(半島全媒體記者 陳邵華)